中国特种部队详细介绍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
日照小说网 www.rzxs.org,最快更新我的异界特种部队最新章节!
起源
人们一般认为特种部队最早源于英国。二战期间,1940年6月6日,为反击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立即对整个德国占领区发动积极而又连续的反攻击”。于是,英国组建了一支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组成的特种部队,头戴绿色贝雷帽,取名为“哥曼德”。世界上第一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应运而生。
1.特种部队定义
1.非正式纳编于标准命令与行政系统下之**单位。
2.单位成员>自愿者。
3.直属高层单位指挥,执行高难度、高保密性与敏感性任务。
4.单位人员高度精简、装备与后勤支援高度优先。
5.单位装备采购、训练课程与其他经费运用上较一般单位宽裕。
6.单位成员第二、叁种专长训练与个人本职学能要求标准较高。
当然,就以上几点并无法真正区别特战单位与传统单位之不同,但总而言之,特战单位乃是一支受过高度训练、专职处理特殊情况的**组织(organizationforPerformerspecialsituation/operations,oPs)。
2.中国特种部队
目前,中国特种部队已经远不是战争年代的特务连、侦察排的概念所能含盖的了。不仅各集团军都有了自己的特种部队,称为侦察大(分)队,各军区、军种及总参更成立了直属特种大队。
特种部队训练十分严格,恶劣天气下的强行军训练,危险斜坡攀登峭壁训练,及在艰苦的野外生存训练是家常便饭,他们大都身怀绝技,如能在50公里时速的汽车上准确击中200米外的人靶,从30米外将手榴弹准确投进小汽车的窗口等等。中国特种部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在中国特种部队中,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军人,她们在训练和作战技艺上,一点也不逊于矫捷的男子汉。在某些特殊任务的执行上,她们比男性战友甚至更胜任一筹。
现在的中国特种部队采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包括台湾在内的地域内定位精度可1~3米。他们可利用无人驾驶飞机和地面监视雷达等先进监视器材,使方圆几百里的军情即刻跃然监视器上。
中国特种部队的队员均能乘运输机空运伞降,还可乘直升机机降。利用翼伞可从地面自行起飞袭击数十公里外的目标。此外,他们还勤练包括武装泅渡、蛙人潜航等海军陆战队独有的战技。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猎鹰”,是当之无愧的“三栖神兵”。
中国特种部队具有十分强大的火力配备。除配有先进轻武器及防护器材,如:“凯夫拉”头盔、KBu88式狙击步枪、95式5.8mm枪族,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种枪械。此外,他们还配有反坦克导弹、火炮、单兵火箭、火焰喷射器、等重型单兵武器,特种部队所搭乘的米-171武装勤务直升机有些还可挂载导弹、火箭、炸弹、大口径机枪,火力不言而喻。
特种兵除了强悍的体魄、过人的战技和惊人的火力外,还具有超然的心理素质,练就了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年来各大军区选派的中国特种兵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中的过人表现看出。在比赛中,来自西方军事强国的选手往往在身体素质和武器装备上比中方队员zhan有明显优势,但俗话说的好,“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中国特种兵在“敌人”四面围追堵截、穷山恶水的不利环境下,仍能清醒地分析形势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最终完成了全部比赛,并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下面就为先大家介绍解放军七大军区的各路“三栖神兵”。
1.赢得惟一国际特种兵最高荣誉的中**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
北京中央军委会议室正召开一次特别会议。
会议桌上摆着一份第八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的邀请函。对于这份邀请函,自从它从举办国爱沙尼亚传真到中央军委办公室以来,共和国的将军们对它的思考没有一天停止过。这是一项本世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军队战斗力的实兵实战竞赛。它的最高荣誉是“卡列夫勇士”奖。
最后中央军委经研究决定,把组建特种兵的任务交给了兰州军区。
1992年以来,每年一届的“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首先评比在复杂地形上和体力超常消耗下,能熟练使用手中常规武器,技术精,协同好,素质全面的优秀军人。因此,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受到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的瞩目,是世界瞩目的特种部队高级俱乐部。本次竞赛共有27个国家代表队参赛,是历次竞赛参赛人数和国家最多的一次,中国队由8名队员、两名翻译组成。
这8名队员全部是兰州军区特种兵大队中过筛子一般精挑细选出来的顶尖人物。按学历大专以上、个头1.80米以上的标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枪械、体能、外语口语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选出80多名尖子参训,几番对抗,几轮淘汰,才挑出这8名队员。8名壮士在经过几乎是残酷而野蛮的集训后,练就了不管比赛中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
爱沙尼亚国际侦察兵竞赛除了不致人非命,其余完全等同于实战的对抗赛历时4天3夜,在72小时不间断比赛中各国侦察兵要全副武装,每人平均负重30多公斤,完成10个控制站上22项定点竞赛,隐蔽穿行150公里的密林、沼泽、河流,同时必须躲避假设敌。比赛中,7个代表队因被假设敌反复抓获,罚分太高,最终退出比赛。然而,大赛过去两天,中国队还没有被假设敌抓住,罚分仍为零。主办国国防部震惊了,这是前几届竞赛中不曾出现的奇迹!爱沙尼亚国防部长为挽回面子,亲自带领近千名
精锐之师,充当假设敌,围追堵截中国队8名特种侦察兵。
最后一天,“敌人”悬重赏捉拿中国队,扬言三道封锁线固若金汤。他们自信,三天三夜没合眼、长途负重而来、只有一个指北针、一张行军图和一个小手电的中国队将束手就擒。而中国队跪着爬过了“敌人”控制的道路下边的深水沟,当被“敌人”发现时,他们一口气游到千米远的湖岸,彻底突破第二道防线,踏进安全区。后来“敌人”倾巢出动,把中国队逼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这时,中国队决定以“小代价,换取大战果”。一小队队长李永刚把“敌人”引开,其他3名队员则冲出第三道封锁线。二小队队员不慎陷入沼泽地,其中3名队员被“敌人”意外抓获,而飞毛腿何健,借助一根树枝脱逃。他成为100多名各国参赛队员中,惟一没有被“敌人”抓获的侦察兵!
实战中能击退“死神”,是因为平时训练中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比赛中,中国队使用的全部是国产装备,别国队员装备轻巧,负重只有20公斤,中国队员的负重却是40多公斤;外国代表队使用的冲锋枪都带红外线瞄准仪,中国队员没有,靠的就是实力去拼。外国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队的技能。在比赛当中,还涌现出“飞刀王”黄西山、“搏击王”汪小鹿等明星式人物。
中国队最终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面对人高体壮、装备精良的对手,他们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卡列夫勇士奖)。
来自兰州特种大队的队员们在比赛中也不放过向外国队员学习的机会,看到外国队员都会讲英语和本国语言,而且普通士兵也会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等高新装备,中
国队员暗暗称赞时不忘打听他们的学习情况;外国队搞训练重视实战和对抗,中国队就请教他们的组织指挥情况;外国队的武器装备比较先进,中国队就和他们讨论人装结合问题。
2.“南国利剑”---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
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成立于1988年,是解放军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种部队。特种兵大队的成员本来就是“百里挑一”,加上地处开放省份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的个人素质和高科技装备含量都比其它军区的高。“世纪大演兵”中的数字化战士就是这个大队。他们还派遣10名特战队员,代表全军特种部队参加了“2000年国际侦察兵比赛”。
他们装备有82无后坐力炮班、榴弹发射器、防化单兵火箭爆破器、四零火箭筒等18种火器。
越野、攀登、泅渡和射击是他们的基础课目,此外还需掌握gPs全球定位仪、微光夜视仪、照相侦察、传感等15种高科技特种侦察装备的操作使用。这些特种兵登天、入海,神出鬼没,装备的侦察器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们发明的连贯阶梯爆破技术,在部队推广后爆破作业能力成倍增长。他们还开创了特种部队运用直升机降携带重武器单环节下降的先河。
近年来,为了未来跨海作战的要求,他们还苦练抢滩登陆和直升机城市机降训练,多次参加联合战役演习,次次打头阵,出色完成任务。他们的座右铭是:“拖不垮、打不烂的优秀特战队员在战火中造就。”
1998年金秋,华北某地。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应急机动袭击作战实兵演习。拂晓,搭载特战队员的两架直升机和4架编队运输机在歼击航空兵的掩护下,躲过“敌”雷达监视,悄悄出航。他们的任务是发射标志演习开始的第一发炮弹,摧毁“敌”指挥大楼。时间指向正点,高俊一勾扳机,糟糕,炮弹未发射出去。高俊立即判断是击发保险装置上的连杆杠杆不到位导致不能正常击发,他迅速将连杆杠杆顶到位,瞬间排除了故障,发射成功,目标命中!
今年4月,特种大队奉命为48国驻华武官进行军事表演,只见特种兵司机和炮手独揽一身,单人就可以操作82无后坐力炮。
为了确保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今年“八一”前夕,广州军区在原特种大队的基础上扩编为全军首支三军联合的特种作战部队。这支部队可以实现陆海空三栖作战,熟练掌握了驾驶实施远程空降作战、运用全球定位仪等高新技术装备进行远程侦察以及潜水航渡抢滩等现代军事技能。
这支部队组建之初,即确定了战士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军官由技能型向战术型转变、指挥员由单一思维型向综合思维型转变的思想。
整个部队的军官队伍100%经过军事院校严格培训,60%以上拥有大学文凭,并训练出能够驾机降伞、飞车操舟,“全天候”、“全方位”的战术骨干400多名。
该部队的战士在服役期间,除要完成陆军部队一般训练课目外,还要涉及60多个海、空军训练课目。按照一兵多用、一专多能的训练计划,每个士兵都进行半年以上的跨专业训练,有的士兵实现了轻武器射击、擒拿格斗、跳伞、潜渡等多项全能。
部队还结合未来高技术战场特征,充分运用现代高新科技装备,先后配发了以全球定位仪、无人驾驶侦察机和电视传感系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装备数百套,目前新装备的利用率保持100%,所配发的新装备全部走上练兵场并形成了战斗力。
他们还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战例,根据新装备的特点和性能,设计了山地丛林作战、海岛抢滩作战、空降破袭作战等30多个复杂的战术课题、探索出了10多
种动用新装备克敌制机的新战法。
这支出色的特种部队自组建以来,在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过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硕果,部队在贯彻“一切为打赢”的战略方针,苦练在未来高科技战争条件下执行特种侦察作战任务的各项技能,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祖国而战。
3.“西南猎鹰”---成都军区特种大队
成都军区特种大队是一支用高科技装备进行特种侦察作战的新型侦察队伍。自1992年组建以来,他们克服了一无教材,二无模式、三无经验等困难,努力探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科技条件下特种部队训练作战规律,不断深化战法研究和训练改革,在侦察引导、空中切入、破袭作战、紧急撤离这四个战场课目上取得了丰硕的训练成果。
这支部队现驻守在成都市,现任大队长刘友春、政委孙勇,官兵绝大多数来自西部贫困地区,但装备和人员素质并不差,是成都军区科技练兵的模范单位。电视剧《突出重围》中的数字化小分队,机降作战,战场信息电视传输,红、蓝双方的前沿侦察等很多镜头就是从这个大队平常的训练资料中剪辑出来的。还有剧中真枪实弹对着士兵搞射击训练,预防高技术战争中的电子炸弹,蓝色雪狐小分队等等都是导演从该大队平日训练中得到的灵感。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这套片子,一睹他们的风采。
他们5次获得特种训练成果一等奖,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被总部和军区称赞为是“西南猎鹰”。
4.“能侦善打一代精兵”---北京军区特种大队
黎明,宁静的某机场,突然火光冲天,枪炮声大作。北京军区某特种作战部队“夺控要点”实兵演习正在这里进行。
这次实兵演习是在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配合下进行的。数名特种作战队员驾乘动力伞在夜幕中悄悄潜入“敌”机场边缘。他们运用携带的全球定位系统、战场电视系统和夜视侦察器材,对“敌”展开全方位立体侦察,引导两个梯次的上百名特种作战队员乘坐运输机、直升机如神兵天降至机场指挥塔台附近。在武装直升机、歼击机、强击机、电子干扰机、通信直升机的支援下,他们利用迫击炮、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对“敌”通信枢纽、雷达系统、弹药库和火力点等要害部位实施打击,并迅速突入机场指挥塔内,抓获“敌”一名高级指挥官、一名高级维修师和部分装备技术资料。特战队员立即将其押解并撤离机场。行动结束。整个演习时间仅用19分钟。这支特种兵部队的每一位侦察兵都必须具备多种作战技能,武装泅渡就是其中一项。这些队员不仅能在风急浪高的江河、湖泊、海上连续泅渡数小时,还能在水中潜泳,完成水上攻击、水下爆破、驾驶舟艇等任务。
他们装备有gPs/gLonass交联卫星定位系统,精度可达3~5米,地面监视雷达、无人驾驶侦察机等先进侦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时机内“透视”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
他们还有一支动力飞行伞分队,可远距离飞跃数十千米的复杂地理障碍,隐蔽接敌。每位侦察兵还必须利用携带的迫击炮、火箭筒和喷火器等多种武器,以迅雷之势,将“敌”直升机平台、导弹阵地和侦察雷达预警系统等要害部位,尽数摧毁。
拜地理和资源所赐,北京军区的这支特种兵分队在资源分配和人员选拔上有超越其它军区的优势。例如,其它军区大都只有一个甲类集团军,地处偏远地区的军区就是在这一个甲类集团军中一下子挑选几百兵“能文能武”的精兵强将都往往捉襟见肘,而北京军区的这支部队兵源却可以在38军和27军两个甲类集团军中慢慢地挑。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也是全军最先发配新型作战头盔和95式自动步枪的单位。他们在近期又是首先装备具有“强大爆炸力”单兵爆破器和便携式激光致盲器等先进装备的特种兵单位。
自组建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中央军委、总部、军区赋予的40余项重大军事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总部机关誉为“能侦善打的一代精兵”。
5.“东北猛虎”---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曙光初露,某机场上空,一支特种伞降分队迅速着陆,面涂迷彩的伞降队员迅急扑向“敌”机场要害部位,在我航空火力支援下,对“敌”机场指挥中心、停机坪实施突击;动力翼伞分队、蛙人分队分别对敌防空阵地、警戒雷达实施突击。硝烟弥漫中,破袭成功。我特战队员搭乘运输机,在航空兵、舰艇掩护下迅速撤离。这是沈阳军区某特种大队与海、空军协作,破袭敌机场综合演练的场面。
与此同时,一支被称为“海上突击队”的潜水小分队,全副武装潜入“敌战区”,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敌”水下目标成功爆破后,又驾驶空中动力翼伞破雾驾风直临“敌”区实施侦察、空降破袭。这就是有“东北猛虎”之称的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针对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部队要天上飞、水中行、荒野生存、小群多路等特点,这个特种大队在演练中注重强化单兵野战自我生存保障能力。他们打破常规,把单兵自我生存能力训练时间增加了2/3,每年都到丛林、高山、沙漠、草原等生疏恶劣环境,进行3至4个月的野战生存强化训练,不住民房,不带食物,先后探索出几十种野外自我生存方法。
他们着眼特战队员在执行特战任务时大都使用高科技随行工具和特种武器装备的特点,探索衣食住行保障向高科技转换方法,适应执行任务“快节奏”需要。如今,昔日背的“干粮”改成了携带高集成、高热量、高蛋白的“高能食品”;过去的“埋锅造饭”变成了使用快速多能加热杯加热、烧汤;以往靠挖猫耳洞睡觉变成了睡轻便保暖睡袋。他们还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在穿鞋戴帽、恢复体能、防卫防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为适应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陆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交通工具交叉使用,吃、喝、拉、撒、睡居无定所的特点,他们还拓展社会化保障渠道;围绕立体交通保障需要,与战区内的地方陆、海、空交通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把一些训练内容搬到火车上、轮船上、飞机上进行;今年6月下旬,沈阳军区特种大队围绕在丛林、
高山、街巷等各种复杂环境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演练吃、住、行等后勤保障,对特种部队的后勤“特”起来进行了有益探索。
该特种大队针对开展机降、伞降、潜水等课目训练,需要动用飞机、舰船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积极争取军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与空军某运输团、某直升机大
队、某海军试验基地展开协作训练,打破了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在近日一次演练中,他们首次同时采取“海、空、铁、路”四种输送方式组织部队进行远程立体机动,取得成功。
今年,这个特种大队在进行伞降训练时,空军某飞行团请示上级改变训练计划,使大队伞降实跳训练按正常计划进行,并成功探索出渗透侦察、引导打击等战法。空军某运输团倾心尽力保障飞行,严格按协同作战要求制定训练计划,主动为特种大队训练创造条件。潜水训练时,海军某基地主动提供场地,派出专家和技术骨干到现场指导。在协作训练中,该特种大队主动担当“磨刀石”,帮助兄弟单位尝试一些反特种作战的新课目,使双方都受益匪浅。
协作训练使这个大队如虎添翼,至今这个大队已进行伞降、机降训练5000人次,潜水训练1000人次,结合特种部队未来担任的作战任务,进行10次大规模的综合演练,陆海空三栖作战能力大增,探索出立体破袭、特种救援、夜间复杂地形武装跳伞、水下渗透等60多种新战法,其中有的战法还填补了我军的空白。
在未来跨海作战中,这只“东北猛虎”将在实战中体现自己的实力,为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再立新功!
6.“中国飞龙”---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1992年岁尾,中国的东南某地,一支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诞生了。这就是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特殊战场建奇功
1993年10月,安徽王界某山区。深夜,幽深的山坳灯火通明。身着戎装的参谋干事奔波穿梭,文电情报往来不断。这里是我军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中心。一场由南京军区组织的师规模实兵检验性对抗演习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
此时,“红军”“蓝军”均已完成兵力调集。“红军”是战争年代功勋卓著的甲种师,对手是我军第一支正规的“蓝军”模拟部队。
然而,对抗的焦点却在“红军”“蓝军”之外。一支人数不多、装备精良的小分队成为对抗双方以及演习总导演三方关注的“中心”。
任务是在演习开始前一天傍晚下达的。当时,各项演习预案已经制订完备,只等着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负责导调演习的一位军区首长突然提出,总部和军区领导要在指挥部通过战场电视系统观看到60公里外的空降反空降对抗的实况。
这支小分队被指令完成一项特殊任务,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躲过“红”“蓝”双方的警戒和搜捕,设置这一系统。配属给小分队的战场电视系统理论传输距离刚好60公里。而且对抗的地点也要小分队自己从星罗棋布的演习场所中侦察发现。时间只有短短一夜,这是一场勇敢加智慧的游戏。没有一分钟的犹豫,小分队携带装具连夜出征。
天公也来与他们作对,绵绵细雨浸透了幽谷山林。在生疏的地形中,小分队官兵踏着泥泞的山路、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他们绕过“红”“蓝”双方的警戒线,与双方的反侦察小组巧妙周旋,终于发现了预定演习场,他们隐蔽潜上一个个可以架设机位、距离适宜、隐蔽性好的制高点,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指挥部的触角布设到“红”“蓝”两军的眼皮底下。
黎明时分,6路51个机位的战场电视网开始正式运转,整个战场的实况通过中继站清晰地传回指挥部。“红”“蓝”两军司令目瞪口呆。
这个小分队就是来自刚刚组建一年的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在这次演习中,“飞龙”特种大队官兵还成功地对“红”“蓝”双方完成了11架次的航拍航摄任务,完成了对“蓝军”防御阵地的野战照相侦察和快速冲洗任务。他们还配合“蓝军”对“红军”实施了4组12次渗透行动。
特种训练特种兵
“飞龙”特种大队组建之初,其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就明显高于一般部队。大队的武器装备,涉及陆地、海上、空**21大类500多种。仅高新技术装备就有十余类数十种,有战场电视、无人机、雷达、伞具、潜水具等。各营、连,甚至一个排里,战士们的专业也都不尽相同。
现任大队长江建雄,在加入“飞龙”大队之前干过23年侦察兵。他在当侦察连长时曾经创下“8米抓绳上6秒3”的军区纪录。像江建雄一样,大队许多官兵都是带着
“一根绳子一把刀”创造的辉煌,从侦察兵部队选调来的。
根据南京军区的特殊环境和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上级赋予特种大队的基本作战任务是:飞越千里抢夺战略要点,深入敌后突袭要害目标,闻龙潭虎穴搭救被困人质,每一项特种任务,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能是在冰天雪地或热带丛林,可能是在黎明清晨或黄昏子夜,可能是在繁华都市或孤岛戈壁。“大强度、高难度、多险度”的超常规、特种化的训练,是完成这些任务、克敌制胜的主要途径。于是,在烈日喷焰的酷暑,在冰冻三尺的严冬,在疾风暴雨的深夜,在一切可以培养意志和体魄的机会里,特种训练锻造出一个个钢筋铁骨的特种兵。
1995年7月下旬,“飞龙”大队官兵全副武装,每人携带一壶淡水、3两大米。开赴远离陆地的4座无人岛礁进行为期3昼夜的野外生存训练。在岛礁上,他们攀岩石、宿灌木,天上吃海鸟,地下捕蛇鼠。正当完成任务即将撤离时,一场台风袭来,他们被困在巨浪与狂风之中。
淡水没有了,他们就饮雨水或沙石过滤的海水;粮食没有了,他们就用海草或吸附礁石的贝壳充饥;风雨袭来时,他们就靠着礁壁抵御风雨6天6夜,在小飞虫和蚊子的轮番袭击中,凭着过人的毅力与体力,他们走出了死亡地带。
为了高标准地担负起局部战争和各种冲突事件中侦察、渗透、袭扰、打击等特殊任务,“飞龙”大队在江建雄带领下,不断增加训练中的高技术含量。在“敌”情设置上,增加了“前方狭窄路口可能有敌传感器材”、“正前方高地有敌夜视器材侦察”、“接上级通报现在正是m国卫星侦察时间”等多个高技术性质的障碍;接敌方式上,在摩托化开进、徒步开进的基础上,增加了伞降、机降和潜水多个内容;卫星定位仪、头盔式夜视仪、热成像仪、麻醉枪、微声冲锋枪等多种先进装备也被引入训练全过程。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闯险,“飞龙”大队创造了运用动力翼伞隐蔽接敌打击敌飞机洞库、运载潜水员清除登陆滩头水雷等战法,进行了“直升机跳伞”的训练改革,实现了“无人机切线飞行法”的革新,极大推动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陆海空三栖雄风
传统的侦察兵,活动范围往往仅限于陆地与淡水江湖。而“飞龙”特种大队却要能遂行陆、海、空三栖作战。“陆上猛虎、海上绞龙、空中猎鹰”,是人们送给他们的美誉。
1998年夏,大队进行万米海上游泳考核。官兵们下水后,风浪陡然剧增,一个个大浪劈头盖脸直砸下来。一些参谋考虑到顶浪游泳可能会使体力消耗过大,建议考核距离改为8000米。但大队长江建雄斩钉截铁地说:“以我为标准,我就是回游的转折点。”带头向怒海中搏风击浪而去。官兵们紧随其后,一步不退。抵达原定目标了,江建雄又向前游去─最终,考核在12000米处完成,一举刷新了大队成建制深海武装泅渡最远的纪录。
与海战训练一样,空降训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大。跳伞时对飞机的飞行高度、风速、云层等气象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稍有闪失,就会酿成灾难。
1998年5月19日,某训练场上空,随着一架架飞机掠过,空中盛开了一朵朵雪白的伞花。“飞龙”大队正在这里进行一年一度的空降训练。
当剩下最后两个架次时,天气突变,降落区上空的云高降到700米左右,能见度降到600米,飞机在空中若隐若现,气象条件到了安全训练的临界点。在场的几名跳伞专家碰头后认为不能跳。然而对部队素质心里有底的江建雄,却坚持要锻炼一下部队。他走到指挥位置,手臂一挥:“特种部队的目标是培养全天候作战的伞兵,打仗不可能让我们等一个好天气才开始。跳,勇敢地跳!”
在江建雄的指挥下。官兵们在白雾茫茫的天空中,穿云破雾,安全着陆。这次训练,实现了不良天气条件跳伞的一次成功突破。
复杂的环境,除了训练出特种兵过人的军事技能外,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日益成熟。1997年6月的一次伞降训练中,老战士王伟第一个跳出机舱,4秒后,新战士石鹏飞跟着跳了下去。突然间,一阵强气流冲来,石鹏飞连人带伞被冲向左下方王伟降落伞的排气孔上。顿时,两个伞续在一起,成自由落体疾速下降。生死他关之际,王伟冷静地指挥石鹏飞抱住自己的肩膀,使石鹏飞转身打开备份伞,双双安全着陆。
“飞龙”特种大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雄风,在最近的一次对“敌”机场隐蔽破袭的实兵演习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演习中,特种大队的无人驾驶侦察机首先飞到“敌”机场上空航拍侦察,及时准确地传回情报资料。随后,作战分队的官兵或用动力翼
伞滑翔而至,或从1000米高空伞降着陆,或从悬停在空中的武装直升机迅捷而下。他们犹如神兵天降,迅速控制机场,掩护运输机向战场送来可打击敌装甲目标的
“重型武器”。
与此同时,另一批特战士兵全副武装地从海上泅渡而来。他们战胜暴雨怒潮,迅速抢滩登陆,赶至机场前线。顿时,“敌”机场跑道、飞机等多个目标遭到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与轰炸,炮火纷飞,硝烟弥漫。“敌”军防守全线崩溃。
南京军区的“飞龙”大队多次出色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重大演习和保障任务,被誉为“中国飞龙”。
7.“黑色贝雷帽”---济南军区“雄鹰”特种大队
片片红叶将昔日群雄逐鹿的蒙山带进了深秋时节,习习秋风把昨天孟良岗战场残余的硝烟轻轻拂去。
忽然,阵阵战机的轰鸣声由远而近,打破了深山幽谷多年的宁静。放眼望去,几十架武装运输直升机呈梯次队形凌空而来。同时,蜿蜒起伏的山道上,由喷涂着迷彩图案的装甲输运车、侦察战斗车、战场电机车等数百辆特种车辆组成的绿色长龙隆隆向前开进。透过卷起的蔽天烟尘可以看到,一排排头戴黑色贝雷帽,臂嵌利剑闪电标志,脸上涂满油彩的军人精神矍铄,目光犀利,宛如一座座雕塑。神秘的面孔,陌生的车辆,与众不同的穿戴和气势,引起路人的驻足。
这支充满神秘色彩的部队,就是济南军区的“雄鹰”特种大队。此时,正以空中运输和陆地摩托化机动相结合的快捷机动方式,向演习地域集结。
“炼狱”训练,个个身怀绝技
“雄鹰”特种大队是一支集特种侦察、特种作战于一体,编制精干,装备精良,可遂行陆地、海上、空中三栖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兵,“雄鹰”队员个个经历了超常的严酷训练。
在这里,每名士兵除每天完成正常的训练课目外,还要进行拉力器、杠铃、哑铃、臂力棒和俯卧撑等各100次的“十个一百”练习。早晚两次10公里武装越野,是特战队员每天的必练课目。特种部队教官制定了一个同中国足球甲a队员体能测试类似的“12分钟跑”,但却大大超过甲a标准。12分钟,3300米及格、3400米良好、3500米才能达到优秀,并且是在阴雨天和泥泞坡陡的山路上测定。
特战一连三班,班长鲁法忠的床头墙上贴着一张“硬气功一日练习计划表”:气沉丹田练静坐30分钟,身体倒立头顶地30分钟,头撞墙500次,手掌、拳头、双肘、双膝击打沙袋各300次。我们随便找出一名战士,只见他头顶上露出鸡蛋大一片秃斑,手掌手背布满坚硬的老茧。由此可见,特战队战士平时训练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训练场上“雄鹰”队员们尤显身手。他们飞车捕俘,好似杂技演员在表演特技飞车;攀援绝壁,宛若敏捷机灵的猿猴;擒拿格斗、制服强敌,就好比在囊中取物。
特种射击场上,模拟施放的毒气弥漫着,400米外的靶子,在浓浓的烟雾中忽隐忽现。只见4名全副武装的“雄鹰”队员飞速跃进到射击地线,卧倒、出枪、上膛,“叭、叭、叭”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14个靶子全被击中倒地,前后仅用了1分40秒。
一场营救人质的演练,随着一阵刺耳警笛开始了。8名“雄鹰”队员分乘两辆装甲防弹车,呼啸着扑向一幢孤零零的六层大楼。队员们翻身下车,两名队员正面进行攻心喊话,其他队员悄悄迂回到大楼侧面,利用楼层的水管和阳台,“嗖嗖”几下攀到楼顶,顺势垂下两条绳索,“刷--”两名队员破窗撞入被扣押人质的房间,子弹像长了眼睛一般射进“暴徒”的胸膛,而紧挨在一起的人质却安然无恙。
上天入海,练就“三栖”硬功
在济南军区特种大队,2/3的队员能熟练驾驶坦克、装甲车、汽车等各种装备车辆;人人都能掌握万米泅渡和海底潜行技能;1/3能乘机执行伞降、机降侦察作战任务。经上级考核和参加实兵实装演习检验,这个特种大队已经具备了陆上渗透、空中快速机动、“三栖”侦察作战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
随着、架架飞机掠过,蔚蓝的天空上飘下朵朵彩色的云霞。有人把跳伞形容成“天女散花”,可没有人知道每次跳伞着地的冲击力是450公斤,“雄鹰”队员们要经受600次的地面训练,小腿必须经历“三肿三消”,才有天上美丽的三分钟。该特种大队已经连续5年圆满完成上万人(次)的伞降训练后,前不久,还首次顺利完成了利用直升机伞降,实现了该大队伞(机)降训练向多机型、多伞型、多地域、全天候的作战能力的转变,使官兵们能在复杂地形、殊气候下顺利执行各项特种作战任务,
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盛夏的8月,鲁中某山区,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实兵对抗演习正在进行。只见“红”军一架直升机从山谷中超低空飞行,巧妙地避开了雷达监视,降落在“敌导弹阵地”的附近。12名满脸涂着迷彩的特战队员携带爆破器材,敏捷地跃出机舱,直扑“敌导弹阵地”。他们趁着晨雾的掩护巧妙地躲过“敌”哨兵,几分钟功夫已安置好炸弹,撤到安全地带。随着“爆破专家”陈志华轻轻按动电钮,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阵冲天的爆炸声,“敌军”阵地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
合格的特战队战士,不仅是天上的“神兵”、地上的“猛虎”,同时还是海中的“蛟龙”。
武装泅渡时,特战队战士身着迷彩服,携带4枚手榴弹、一枝冲锋枪,在1小时20分钟时间内完成5000米的武装泅渡任务。武装泅渡往往选择在风雨天气进行。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对于特战队员来说既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胆量和意志的较量。“雄鹰”大队蛙人分队排长吴海燕,曾创造了海上万米泅渡上5小时,水下定向潜水x000米误差只有3米的好成绩。199x年8月,“雄鹰”大队进行海底破障训练。吴海燕已圆满完成了深水清除“敌”水雷任务,在返回途中突然发现通道深处还隐藏一张装有爆炸物的网,这时他的氧气已经不多了,但她毫不犹豫地游到障碍物前迅速排障,待他浮出水面卸掉装具,眼、鼻、耳都渗出了点点血珠。
野战生存,挑战生理极限
为在极其艰难的野战环境中,练就一套走、打、吃、住、藏的生存本领,特战队员必须经受住残酷环境的挑战。
首先,特战队员必须学习掌握生存的基础知识,会检验水质是否有毒,能识别植物可否食用,还要学会抗击凶猛野兽袭击等生存本领。每次野战生存训练,特战队员要全副武装,负重35公斤,7天7夜之内在复杂地域行军300公里,同时完成特种射击、敌情侦察和穿越敌人封锁线等20项战斗课目的训练。生存中最重要的物质是水,但每人一天就发1壶水。再一个难题就是解决吃的问题了。自带的两块压缩饼干吃完后,蚂蚁、野鼠、蚯蚓、蛇等便成了“上等餐”。
驾驭新装备,战场如虎添翼
作为一支快速反应、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利刃”,必须拥有与其相配套的一流武器装备。“雄鹰”大队装备有KBu88式狙击步枪、麻醉枪、微声枪、匕首枪等许多鲜为人知的特种枪械;配有82无后坐力炮、hJ-73/PF89单兵反坦克兵器等重火力武器;“凯夫拉”头盔及防弹背心和便携式gPs;最先装备了国产新型无人侦察机;战场电视和传感系统,取代了侦察兵脖子上的望远镜。秘密渗透的侦察兵,只要将远红外夜视系统、热成像仪等先进的侦察设备秘密置于敌后,不管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都能准确地找出敌人的方位和行动方向。情报处理系统一声不响,将战场部署情况展现在身后几百公里外指挥所的电子沙盘上,车辆斗室之间便可纵览天地之间敌我态势。有人形象地把“雄鹰”大队比喻成“小型兵器博览城”,其中有些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这在全军任何部队都是少见的。
在一次立体夺控机场演习中,为了查明敌机场工事构筑、兵力警戒、重要设施部署的详细情况,“雄鹰”先遣侦察力队操着有“空中摩托”之称的动力翼伞,趁着拂晓超越敌地面数十公里防御地域向机场方向飞去。
在距机场场x0公里的x000米高空,所有队员关闭发动机,进行超低空滑行,像飞鹰般悄悄地降落到敌机场进行抵近侦察。当黎明的曙光照亮大地的时候,动力伞群又自行起飞消失在天边……
如今,特战队员不但个个具有上天乘机伞降机降,下海万米泅渡海底潜行,陆地驾驶各种装备车辆的“三栖”本领,而且从大队长到普通士兵,计算机、电工学、电子电路、遥感气象等高新学科列入了每一名官兵的学习日程。“入伍即入学”,战士们入伍一年所学的知识相当于普通大学半年的学习内容。每个特战队员要学会驾驶装甲车、坦克、汽车等机动车辆;掌握8种以上的轻武器,完成在雨、雪、雾、风,沙漠、丛林等特种气候和地域下的射击训练。还要会识别国外十种以上武器的分解结合和使用方法;会简单英语对话;能掌握3种以上地方方言。一些部队高科技练兵学微机只是打字,在“雄鹰”大队是实实在在的应用,因为80%的新装备都是微机控制,作战指令、训练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并与军区局域网相连。在“雄鹰”大队,战士们把黑色贝雷帽和利剑闪电臂章看做像清华、北大的校徽一样誉高于世。
为适应训练需要,特种大队建立了高科技学习室、计算机网络中心、指挥自动化局域网等。特战队员要在一年时间内学完《电子电路》、《计算机知识》、《现代高科技装备》等课程;第二年,人人都要掌握无线电遥控、卫星定位、计算机控制、航空判读等30多项专业技能。特战队员都要掌握大队所属的新装备,使之形成战斗力。不仅如此,199x年7月,他们还自己动手将II型靶机改装成为无人侦察机,成为我军无人侦察机领域的先行者。目前,该队所属的无人机侦察队,60%的官兵取得大、中专以上文凭;28名骨干成为驾驭无人侦察机的多面手;培养出了“保险专家”毛云强、“地图扫描能手”胡家军、“判读编辑师”王鹏等一批人才,圆满完成了24次无人机飞行侦察演习任务。
特种部队与特警队的区别
特警队是警属结构主要目的是针对反恐(反劫机.自杀性袭击.反劫持.解救人质....)及对抗拥有强大火力的匪徒,而特种部队是以任务为最高目标特警队所做只是他们日常任务。而接到正式(特殊)任务(刺探情报.暗杀要人.截获.潜伏....)。假如如果上面发布拆除炸弹的命令,特警队看见人质会带离安全地带。特种部队则可以无视人质安全先去拆炸弹。而且特种部队的队长都是拥有很高军衔的高级将领。通常特种部队会按照自己的意识行动(也就是说他们拥有临机专断的权利)。
起源
人们一般认为特种部队最早源于英国。二战期间,1940年6月6日,为反击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立即对整个德国占领区发动积极而又连续的反攻击”。于是,英国组建了一支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组成的特种部队,头戴绿色贝雷帽,取名为“哥曼德”。世界上第一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应运而生。
1.特种部队定义
1.非正式纳编于标准命令与行政系统下之**单位。
2.单位成员>自愿者。
3.直属高层单位指挥,执行高难度、高保密性与敏感性任务。
4.单位人员高度精简、装备与后勤支援高度优先。
5.单位装备采购、训练课程与其他经费运用上较一般单位宽裕。
6.单位成员第二、叁种专长训练与个人本职学能要求标准较高。
当然,就以上几点并无法真正区别特战单位与传统单位之不同,但总而言之,特战单位乃是一支受过高度训练、专职处理特殊情况的**组织(organizationforPerformerspecialsituation/operations,oPs)。
2.中国特种部队
目前,中国特种部队已经远不是战争年代的特务连、侦察排的概念所能含盖的了。不仅各集团军都有了自己的特种部队,称为侦察大(分)队,各军区、军种及总参更成立了直属特种大队。
特种部队训练十分严格,恶劣天气下的强行军训练,危险斜坡攀登峭壁训练,及在艰苦的野外生存训练是家常便饭,他们大都身怀绝技,如能在50公里时速的汽车上准确击中200米外的人靶,从30米外将手榴弹准确投进小汽车的窗口等等。中国特种部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在中国特种部队中,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军人,她们在训练和作战技艺上,一点也不逊于矫捷的男子汉。在某些特殊任务的执行上,她们比男性战友甚至更胜任一筹。
现在的中国特种部队采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包括台湾在内的地域内定位精度可1~3米。他们可利用无人驾驶飞机和地面监视雷达等先进监视器材,使方圆几百里的军情即刻跃然监视器上。
中国特种部队的队员均能乘运输机空运伞降,还可乘直升机机降。利用翼伞可从地面自行起飞袭击数十公里外的目标。此外,他们还勤练包括武装泅渡、蛙人潜航等海军陆战队独有的战技。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猎鹰”,是当之无愧的“三栖神兵”。
中国特种部队具有十分强大的火力配备。除配有先进轻武器及防护器材,如:“凯夫拉”头盔、KBu88式狙击步枪、95式5.8mm枪族,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特种枪械。此外,他们还配有反坦克导弹、火炮、单兵火箭、火焰喷射器、等重型单兵武器,特种部队所搭乘的米-171武装勤务直升机有些还可挂载导弹、火箭、炸弹、大口径机枪,火力不言而喻。
特种兵除了强悍的体魄、过人的战技和惊人的火力外,还具有超然的心理素质,练就了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这一点可以通过历年来各大军区选派的中国特种兵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中的过人表现看出。在比赛中,来自西方军事强国的选手往往在身体素质和武器装备上比中方队员zhan有明显优势,但俗话说的好,“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中国特种兵在“敌人”四面围追堵截、穷山恶水的不利环境下,仍能清醒地分析形势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最终完成了全部比赛,并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下面就为先大家介绍解放军七大军区的各路“三栖神兵”。
1.赢得惟一国际特种兵最高荣誉的中**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
北京中央军委会议室正召开一次特别会议。
会议桌上摆着一份第八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的邀请函。对于这份邀请函,自从它从举办国爱沙尼亚传真到中央军委办公室以来,共和国的将军们对它的思考没有一天停止过。这是一项本世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军队战斗力的实兵实战竞赛。它的最高荣誉是“卡列夫勇士”奖。
最后中央军委经研究决定,把组建特种兵的任务交给了兰州军区。
1992年以来,每年一届的“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首先评比在复杂地形上和体力超常消耗下,能熟练使用手中常规武器,技术精,协同好,素质全面的优秀军人。因此,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受到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的瞩目,是世界瞩目的特种部队高级俱乐部。本次竞赛共有27个国家代表队参赛,是历次竞赛参赛人数和国家最多的一次,中国队由8名队员、两名翻译组成。
这8名队员全部是兰州军区特种兵大队中过筛子一般精挑细选出来的顶尖人物。按学历大专以上、个头1.80米以上的标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枪械、体能、外语口语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选出80多名尖子参训,几番对抗,几轮淘汰,才挑出这8名队员。8名壮士在经过几乎是残酷而野蛮的集训后,练就了不管比赛中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都不惧、不慌、不乱、不泄气的本领。
爱沙尼亚国际侦察兵竞赛除了不致人非命,其余完全等同于实战的对抗赛历时4天3夜,在72小时不间断比赛中各国侦察兵要全副武装,每人平均负重30多公斤,完成10个控制站上22项定点竞赛,隐蔽穿行150公里的密林、沼泽、河流,同时必须躲避假设敌。比赛中,7个代表队因被假设敌反复抓获,罚分太高,最终退出比赛。然而,大赛过去两天,中国队还没有被假设敌抓住,罚分仍为零。主办国国防部震惊了,这是前几届竞赛中不曾出现的奇迹!爱沙尼亚国防部长为挽回面子,亲自带领近千名
精锐之师,充当假设敌,围追堵截中国队8名特种侦察兵。
最后一天,“敌人”悬重赏捉拿中国队,扬言三道封锁线固若金汤。他们自信,三天三夜没合眼、长途负重而来、只有一个指北针、一张行军图和一个小手电的中国队将束手就擒。而中国队跪着爬过了“敌人”控制的道路下边的深水沟,当被“敌人”发现时,他们一口气游到千米远的湖岸,彻底突破第二道防线,踏进安全区。后来“敌人”倾巢出动,把中国队逼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这时,中国队决定以“小代价,换取大战果”。一小队队长李永刚把“敌人”引开,其他3名队员则冲出第三道封锁线。二小队队员不慎陷入沼泽地,其中3名队员被“敌人”意外抓获,而飞毛腿何健,借助一根树枝脱逃。他成为100多名各国参赛队员中,惟一没有被“敌人”抓获的侦察兵!
实战中能击退“死神”,是因为平时训练中常常与“死神”擦肩而过。比赛中,中国队使用的全部是国产装备,别国队员装备轻巧,负重只有20公斤,中国队员的负重却是40多公斤;外国代表队使用的冲锋枪都带红外线瞄准仪,中国队员没有,靠的就是实力去拼。外国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队的技能。在比赛当中,还涌现出“飞刀王”黄西山、“搏击王”汪小鹿等明星式人物。
中国队最终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面对人高体壮、装备精良的对手,他们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卡列夫勇士奖)。
来自兰州特种大队的队员们在比赛中也不放过向外国队员学习的机会,看到外国队员都会讲英语和本国语言,而且普通士兵也会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等高新装备,中
国队员暗暗称赞时不忘打听他们的学习情况;外国队搞训练重视实战和对抗,中国队就请教他们的组织指挥情况;外国队的武器装备比较先进,中国队就和他们讨论人装结合问题。
2.“南国利剑”---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
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成立于1988年,是解放军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种部队。特种兵大队的成员本来就是“百里挑一”,加上地处开放省份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的个人素质和高科技装备含量都比其它军区的高。“世纪大演兵”中的数字化战士就是这个大队。他们还派遣10名特战队员,代表全军特种部队参加了“2000年国际侦察兵比赛”。
他们装备有82无后坐力炮班、榴弹发射器、防化单兵火箭爆破器、四零火箭筒等18种火器。
越野、攀登、泅渡和射击是他们的基础课目,此外还需掌握gPs全球定位仪、微光夜视仪、照相侦察、传感等15种高科技特种侦察装备的操作使用。这些特种兵登天、入海,神出鬼没,装备的侦察器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们发明的连贯阶梯爆破技术,在部队推广后爆破作业能力成倍增长。他们还开创了特种部队运用直升机降携带重武器单环节下降的先河。
近年来,为了未来跨海作战的要求,他们还苦练抢滩登陆和直升机城市机降训练,多次参加联合战役演习,次次打头阵,出色完成任务。他们的座右铭是:“拖不垮、打不烂的优秀特战队员在战火中造就。”
1998年金秋,华北某地。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应急机动袭击作战实兵演习。拂晓,搭载特战队员的两架直升机和4架编队运输机在歼击航空兵的掩护下,躲过“敌”雷达监视,悄悄出航。他们的任务是发射标志演习开始的第一发炮弹,摧毁“敌”指挥大楼。时间指向正点,高俊一勾扳机,糟糕,炮弹未发射出去。高俊立即判断是击发保险装置上的连杆杠杆不到位导致不能正常击发,他迅速将连杆杠杆顶到位,瞬间排除了故障,发射成功,目标命中!
今年4月,特种大队奉命为48国驻华武官进行军事表演,只见特种兵司机和炮手独揽一身,单人就可以操作82无后坐力炮。
为了确保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今年“八一”前夕,广州军区在原特种大队的基础上扩编为全军首支三军联合的特种作战部队。这支部队可以实现陆海空三栖作战,熟练掌握了驾驶实施远程空降作战、运用全球定位仪等高新技术装备进行远程侦察以及潜水航渡抢滩等现代军事技能。
这支部队组建之初,即确定了战士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军官由技能型向战术型转变、指挥员由单一思维型向综合思维型转变的思想。
整个部队的军官队伍100%经过军事院校严格培训,60%以上拥有大学文凭,并训练出能够驾机降伞、飞车操舟,“全天候”、“全方位”的战术骨干400多名。
该部队的战士在服役期间,除要完成陆军部队一般训练课目外,还要涉及60多个海、空军训练课目。按照一兵多用、一专多能的训练计划,每个士兵都进行半年以上的跨专业训练,有的士兵实现了轻武器射击、擒拿格斗、跳伞、潜渡等多项全能。
部队还结合未来高技术战场特征,充分运用现代高新科技装备,先后配发了以全球定位仪、无人驾驶侦察机和电视传感系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装备数百套,目前新装备的利用率保持100%,所配发的新装备全部走上练兵场并形成了战斗力。
他们还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战例,根据新装备的特点和性能,设计了山地丛林作战、海岛抢滩作战、空降破袭作战等30多个复杂的战术课题、探索出了10多
种动用新装备克敌制机的新战法。
这支出色的特种部队自组建以来,在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过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硕果,部队在贯彻“一切为打赢”的战略方针,苦练在未来高科技战争条件下执行特种侦察作战任务的各项技能,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祖国而战。
3.“西南猎鹰”---成都军区特种大队
成都军区特种大队是一支用高科技装备进行特种侦察作战的新型侦察队伍。自1992年组建以来,他们克服了一无教材,二无模式、三无经验等困难,努力探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科技条件下特种部队训练作战规律,不断深化战法研究和训练改革,在侦察引导、空中切入、破袭作战、紧急撤离这四个战场课目上取得了丰硕的训练成果。
这支部队现驻守在成都市,现任大队长刘友春、政委孙勇,官兵绝大多数来自西部贫困地区,但装备和人员素质并不差,是成都军区科技练兵的模范单位。电视剧《突出重围》中的数字化小分队,机降作战,战场信息电视传输,红、蓝双方的前沿侦察等很多镜头就是从这个大队平常的训练资料中剪辑出来的。还有剧中真枪实弹对着士兵搞射击训练,预防高技术战争中的电子炸弹,蓝色雪狐小分队等等都是导演从该大队平日训练中得到的灵感。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这套片子,一睹他们的风采。
他们5次获得特种训练成果一等奖,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被总部和军区称赞为是“西南猎鹰”。
4.“能侦善打一代精兵”---北京军区特种大队
黎明,宁静的某机场,突然火光冲天,枪炮声大作。北京军区某特种作战部队“夺控要点”实兵演习正在这里进行。
这次实兵演习是在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配合下进行的。数名特种作战队员驾乘动力伞在夜幕中悄悄潜入“敌”机场边缘。他们运用携带的全球定位系统、战场电视系统和夜视侦察器材,对“敌”展开全方位立体侦察,引导两个梯次的上百名特种作战队员乘坐运输机、直升机如神兵天降至机场指挥塔台附近。在武装直升机、歼击机、强击机、电子干扰机、通信直升机的支援下,他们利用迫击炮、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对“敌”通信枢纽、雷达系统、弹药库和火力点等要害部位实施打击,并迅速突入机场指挥塔内,抓获“敌”一名高级指挥官、一名高级维修师和部分装备技术资料。特战队员立即将其押解并撤离机场。行动结束。整个演习时间仅用19分钟。这支特种兵部队的每一位侦察兵都必须具备多种作战技能,武装泅渡就是其中一项。这些队员不仅能在风急浪高的江河、湖泊、海上连续泅渡数小时,还能在水中潜泳,完成水上攻击、水下爆破、驾驶舟艇等任务。
他们装备有gPs/gLonass交联卫星定位系统,精度可达3~5米,地面监视雷达、无人驾驶侦察机等先进侦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时机内“透视”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
他们还有一支动力飞行伞分队,可远距离飞跃数十千米的复杂地理障碍,隐蔽接敌。每位侦察兵还必须利用携带的迫击炮、火箭筒和喷火器等多种武器,以迅雷之势,将“敌”直升机平台、导弹阵地和侦察雷达预警系统等要害部位,尽数摧毁。
拜地理和资源所赐,北京军区的这支特种兵分队在资源分配和人员选拔上有超越其它军区的优势。例如,其它军区大都只有一个甲类集团军,地处偏远地区的军区就是在这一个甲类集团军中一下子挑选几百兵“能文能武”的精兵强将都往往捉襟见肘,而北京军区的这支部队兵源却可以在38军和27军两个甲类集团军中慢慢地挑。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也是全军最先发配新型作战头盔和95式自动步枪的单位。他们在近期又是首先装备具有“强大爆炸力”单兵爆破器和便携式激光致盲器等先进装备的特种兵单位。
自组建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中央军委、总部、军区赋予的40余项重大军事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总部机关誉为“能侦善打的一代精兵”。
5.“东北猛虎”---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曙光初露,某机场上空,一支特种伞降分队迅速着陆,面涂迷彩的伞降队员迅急扑向“敌”机场要害部位,在我航空火力支援下,对“敌”机场指挥中心、停机坪实施突击;动力翼伞分队、蛙人分队分别对敌防空阵地、警戒雷达实施突击。硝烟弥漫中,破袭成功。我特战队员搭乘运输机,在航空兵、舰艇掩护下迅速撤离。这是沈阳军区某特种大队与海、空军协作,破袭敌机场综合演练的场面。
与此同时,一支被称为“海上突击队”的潜水小分队,全副武装潜入“敌战区”,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敌”水下目标成功爆破后,又驾驶空中动力翼伞破雾驾风直临“敌”区实施侦察、空降破袭。这就是有“东北猛虎”之称的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针对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部队要天上飞、水中行、荒野生存、小群多路等特点,这个特种大队在演练中注重强化单兵野战自我生存保障能力。他们打破常规,把单兵自我生存能力训练时间增加了2/3,每年都到丛林、高山、沙漠、草原等生疏恶劣环境,进行3至4个月的野战生存强化训练,不住民房,不带食物,先后探索出几十种野外自我生存方法。
他们着眼特战队员在执行特战任务时大都使用高科技随行工具和特种武器装备的特点,探索衣食住行保障向高科技转换方法,适应执行任务“快节奏”需要。如今,昔日背的“干粮”改成了携带高集成、高热量、高蛋白的“高能食品”;过去的“埋锅造饭”变成了使用快速多能加热杯加热、烧汤;以往靠挖猫耳洞睡觉变成了睡轻便保暖睡袋。他们还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在穿鞋戴帽、恢复体能、防卫防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为适应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陆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交通工具交叉使用,吃、喝、拉、撒、睡居无定所的特点,他们还拓展社会化保障渠道;围绕立体交通保障需要,与战区内的地方陆、海、空交通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把一些训练内容搬到火车上、轮船上、飞机上进行;今年6月下旬,沈阳军区特种大队围绕在丛林、
高山、街巷等各种复杂环境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演练吃、住、行等后勤保障,对特种部队的后勤“特”起来进行了有益探索。
该特种大队针对开展机降、伞降、潜水等课目训练,需要动用飞机、舰船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积极争取军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与空军某运输团、某直升机大
队、某海军试验基地展开协作训练,打破了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在近日一次演练中,他们首次同时采取“海、空、铁、路”四种输送方式组织部队进行远程立体机动,取得成功。
今年,这个特种大队在进行伞降训练时,空军某飞行团请示上级改变训练计划,使大队伞降实跳训练按正常计划进行,并成功探索出渗透侦察、引导打击等战法。空军某运输团倾心尽力保障飞行,严格按协同作战要求制定训练计划,主动为特种大队训练创造条件。潜水训练时,海军某基地主动提供场地,派出专家和技术骨干到现场指导。在协作训练中,该特种大队主动担当“磨刀石”,帮助兄弟单位尝试一些反特种作战的新课目,使双方都受益匪浅。
协作训练使这个大队如虎添翼,至今这个大队已进行伞降、机降训练5000人次,潜水训练1000人次,结合特种部队未来担任的作战任务,进行10次大规模的综合演练,陆海空三栖作战能力大增,探索出立体破袭、特种救援、夜间复杂地形武装跳伞、水下渗透等60多种新战法,其中有的战法还填补了我军的空白。
在未来跨海作战中,这只“东北猛虎”将在实战中体现自己的实力,为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再立新功!
6.“中国飞龙”---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1992年岁尾,中国的东南某地,一支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诞生了。这就是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特殊战场建奇功
1993年10月,安徽王界某山区。深夜,幽深的山坳灯火通明。身着戎装的参谋干事奔波穿梭,文电情报往来不断。这里是我军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中心。一场由南京军区组织的师规模实兵检验性对抗演习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
此时,“红军”“蓝军”均已完成兵力调集。“红军”是战争年代功勋卓著的甲种师,对手是我军第一支正规的“蓝军”模拟部队。
然而,对抗的焦点却在“红军”“蓝军”之外。一支人数不多、装备精良的小分队成为对抗双方以及演习总导演三方关注的“中心”。
任务是在演习开始前一天傍晚下达的。当时,各项演习预案已经制订完备,只等着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负责导调演习的一位军区首长突然提出,总部和军区领导要在指挥部通过战场电视系统观看到60公里外的空降反空降对抗的实况。
这支小分队被指令完成一项特殊任务,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躲过“红”“蓝”双方的警戒和搜捕,设置这一系统。配属给小分队的战场电视系统理论传输距离刚好60公里。而且对抗的地点也要小分队自己从星罗棋布的演习场所中侦察发现。时间只有短短一夜,这是一场勇敢加智慧的游戏。没有一分钟的犹豫,小分队携带装具连夜出征。
天公也来与他们作对,绵绵细雨浸透了幽谷山林。在生疏的地形中,小分队官兵踏着泥泞的山路、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他们绕过“红”“蓝”双方的警戒线,与双方的反侦察小组巧妙周旋,终于发现了预定演习场,他们隐蔽潜上一个个可以架设机位、距离适宜、隐蔽性好的制高点,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指挥部的触角布设到“红”“蓝”两军的眼皮底下。
黎明时分,6路51个机位的战场电视网开始正式运转,整个战场的实况通过中继站清晰地传回指挥部。“红”“蓝”两军司令目瞪口呆。
这个小分队就是来自刚刚组建一年的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在这次演习中,“飞龙”特种大队官兵还成功地对“红”“蓝”双方完成了11架次的航拍航摄任务,完成了对“蓝军”防御阵地的野战照相侦察和快速冲洗任务。他们还配合“蓝军”对“红军”实施了4组12次渗透行动。
特种训练特种兵
“飞龙”特种大队组建之初,其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就明显高于一般部队。大队的武器装备,涉及陆地、海上、空**21大类500多种。仅高新技术装备就有十余类数十种,有战场电视、无人机、雷达、伞具、潜水具等。各营、连,甚至一个排里,战士们的专业也都不尽相同。
现任大队长江建雄,在加入“飞龙”大队之前干过23年侦察兵。他在当侦察连长时曾经创下“8米抓绳上6秒3”的军区纪录。像江建雄一样,大队许多官兵都是带着
“一根绳子一把刀”创造的辉煌,从侦察兵部队选调来的。
根据南京军区的特殊环境和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上级赋予特种大队的基本作战任务是:飞越千里抢夺战略要点,深入敌后突袭要害目标,闻龙潭虎穴搭救被困人质,每一项特种任务,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能是在冰天雪地或热带丛林,可能是在黎明清晨或黄昏子夜,可能是在繁华都市或孤岛戈壁。“大强度、高难度、多险度”的超常规、特种化的训练,是完成这些任务、克敌制胜的主要途径。于是,在烈日喷焰的酷暑,在冰冻三尺的严冬,在疾风暴雨的深夜,在一切可以培养意志和体魄的机会里,特种训练锻造出一个个钢筋铁骨的特种兵。
1995年7月下旬,“飞龙”大队官兵全副武装,每人携带一壶淡水、3两大米。开赴远离陆地的4座无人岛礁进行为期3昼夜的野外生存训练。在岛礁上,他们攀岩石、宿灌木,天上吃海鸟,地下捕蛇鼠。正当完成任务即将撤离时,一场台风袭来,他们被困在巨浪与狂风之中。
淡水没有了,他们就饮雨水或沙石过滤的海水;粮食没有了,他们就用海草或吸附礁石的贝壳充饥;风雨袭来时,他们就靠着礁壁抵御风雨6天6夜,在小飞虫和蚊子的轮番袭击中,凭着过人的毅力与体力,他们走出了死亡地带。
为了高标准地担负起局部战争和各种冲突事件中侦察、渗透、袭扰、打击等特殊任务,“飞龙”大队在江建雄带领下,不断增加训练中的高技术含量。在“敌”情设置上,增加了“前方狭窄路口可能有敌传感器材”、“正前方高地有敌夜视器材侦察”、“接上级通报现在正是m国卫星侦察时间”等多个高技术性质的障碍;接敌方式上,在摩托化开进、徒步开进的基础上,增加了伞降、机降和潜水多个内容;卫星定位仪、头盔式夜视仪、热成像仪、麻醉枪、微声冲锋枪等多种先进装备也被引入训练全过程。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闯险,“飞龙”大队创造了运用动力翼伞隐蔽接敌打击敌飞机洞库、运载潜水员清除登陆滩头水雷等战法,进行了“直升机跳伞”的训练改革,实现了“无人机切线飞行法”的革新,极大推动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陆海空三栖雄风
传统的侦察兵,活动范围往往仅限于陆地与淡水江湖。而“飞龙”特种大队却要能遂行陆、海、空三栖作战。“陆上猛虎、海上绞龙、空中猎鹰”,是人们送给他们的美誉。
1998年夏,大队进行万米海上游泳考核。官兵们下水后,风浪陡然剧增,一个个大浪劈头盖脸直砸下来。一些参谋考虑到顶浪游泳可能会使体力消耗过大,建议考核距离改为8000米。但大队长江建雄斩钉截铁地说:“以我为标准,我就是回游的转折点。”带头向怒海中搏风击浪而去。官兵们紧随其后,一步不退。抵达原定目标了,江建雄又向前游去─最终,考核在12000米处完成,一举刷新了大队成建制深海武装泅渡最远的纪录。
与海战训练一样,空降训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大。跳伞时对飞机的飞行高度、风速、云层等气象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稍有闪失,就会酿成灾难。
1998年5月19日,某训练场上空,随着一架架飞机掠过,空中盛开了一朵朵雪白的伞花。“飞龙”大队正在这里进行一年一度的空降训练。
当剩下最后两个架次时,天气突变,降落区上空的云高降到700米左右,能见度降到600米,飞机在空中若隐若现,气象条件到了安全训练的临界点。在场的几名跳伞专家碰头后认为不能跳。然而对部队素质心里有底的江建雄,却坚持要锻炼一下部队。他走到指挥位置,手臂一挥:“特种部队的目标是培养全天候作战的伞兵,打仗不可能让我们等一个好天气才开始。跳,勇敢地跳!”
在江建雄的指挥下。官兵们在白雾茫茫的天空中,穿云破雾,安全着陆。这次训练,实现了不良天气条件跳伞的一次成功突破。
复杂的环境,除了训练出特种兵过人的军事技能外,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日益成熟。1997年6月的一次伞降训练中,老战士王伟第一个跳出机舱,4秒后,新战士石鹏飞跟着跳了下去。突然间,一阵强气流冲来,石鹏飞连人带伞被冲向左下方王伟降落伞的排气孔上。顿时,两个伞续在一起,成自由落体疾速下降。生死他关之际,王伟冷静地指挥石鹏飞抱住自己的肩膀,使石鹏飞转身打开备份伞,双双安全着陆。
“飞龙”特种大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雄风,在最近的一次对“敌”机场隐蔽破袭的实兵演习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演习中,特种大队的无人驾驶侦察机首先飞到“敌”机场上空航拍侦察,及时准确地传回情报资料。随后,作战分队的官兵或用动力翼
伞滑翔而至,或从1000米高空伞降着陆,或从悬停在空中的武装直升机迅捷而下。他们犹如神兵天降,迅速控制机场,掩护运输机向战场送来可打击敌装甲目标的
“重型武器”。
与此同时,另一批特战士兵全副武装地从海上泅渡而来。他们战胜暴雨怒潮,迅速抢滩登陆,赶至机场前线。顿时,“敌”机场跑道、飞机等多个目标遭到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与轰炸,炮火纷飞,硝烟弥漫。“敌”军防守全线崩溃。
南京军区的“飞龙”大队多次出色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重大演习和保障任务,被誉为“中国飞龙”。
7.“黑色贝雷帽”---济南军区“雄鹰”特种大队
片片红叶将昔日群雄逐鹿的蒙山带进了深秋时节,习习秋风把昨天孟良岗战场残余的硝烟轻轻拂去。
忽然,阵阵战机的轰鸣声由远而近,打破了深山幽谷多年的宁静。放眼望去,几十架武装运输直升机呈梯次队形凌空而来。同时,蜿蜒起伏的山道上,由喷涂着迷彩图案的装甲输运车、侦察战斗车、战场电机车等数百辆特种车辆组成的绿色长龙隆隆向前开进。透过卷起的蔽天烟尘可以看到,一排排头戴黑色贝雷帽,臂嵌利剑闪电标志,脸上涂满油彩的军人精神矍铄,目光犀利,宛如一座座雕塑。神秘的面孔,陌生的车辆,与众不同的穿戴和气势,引起路人的驻足。
这支充满神秘色彩的部队,就是济南军区的“雄鹰”特种大队。此时,正以空中运输和陆地摩托化机动相结合的快捷机动方式,向演习地域集结。
“炼狱”训练,个个身怀绝技
“雄鹰”特种大队是一支集特种侦察、特种作战于一体,编制精干,装备精良,可遂行陆地、海上、空中三栖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兵,“雄鹰”队员个个经历了超常的严酷训练。
在这里,每名士兵除每天完成正常的训练课目外,还要进行拉力器、杠铃、哑铃、臂力棒和俯卧撑等各100次的“十个一百”练习。早晚两次10公里武装越野,是特战队员每天的必练课目。特种部队教官制定了一个同中国足球甲a队员体能测试类似的“12分钟跑”,但却大大超过甲a标准。12分钟,3300米及格、3400米良好、3500米才能达到优秀,并且是在阴雨天和泥泞坡陡的山路上测定。
特战一连三班,班长鲁法忠的床头墙上贴着一张“硬气功一日练习计划表”:气沉丹田练静坐30分钟,身体倒立头顶地30分钟,头撞墙500次,手掌、拳头、双肘、双膝击打沙袋各300次。我们随便找出一名战士,只见他头顶上露出鸡蛋大一片秃斑,手掌手背布满坚硬的老茧。由此可见,特战队战士平时训练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训练场上“雄鹰”队员们尤显身手。他们飞车捕俘,好似杂技演员在表演特技飞车;攀援绝壁,宛若敏捷机灵的猿猴;擒拿格斗、制服强敌,就好比在囊中取物。
特种射击场上,模拟施放的毒气弥漫着,400米外的靶子,在浓浓的烟雾中忽隐忽现。只见4名全副武装的“雄鹰”队员飞速跃进到射击地线,卧倒、出枪、上膛,“叭、叭、叭”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14个靶子全被击中倒地,前后仅用了1分40秒。
一场营救人质的演练,随着一阵刺耳警笛开始了。8名“雄鹰”队员分乘两辆装甲防弹车,呼啸着扑向一幢孤零零的六层大楼。队员们翻身下车,两名队员正面进行攻心喊话,其他队员悄悄迂回到大楼侧面,利用楼层的水管和阳台,“嗖嗖”几下攀到楼顶,顺势垂下两条绳索,“刷--”两名队员破窗撞入被扣押人质的房间,子弹像长了眼睛一般射进“暴徒”的胸膛,而紧挨在一起的人质却安然无恙。
上天入海,练就“三栖”硬功
在济南军区特种大队,2/3的队员能熟练驾驶坦克、装甲车、汽车等各种装备车辆;人人都能掌握万米泅渡和海底潜行技能;1/3能乘机执行伞降、机降侦察作战任务。经上级考核和参加实兵实装演习检验,这个特种大队已经具备了陆上渗透、空中快速机动、“三栖”侦察作战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
随着、架架飞机掠过,蔚蓝的天空上飘下朵朵彩色的云霞。有人把跳伞形容成“天女散花”,可没有人知道每次跳伞着地的冲击力是450公斤,“雄鹰”队员们要经受600次的地面训练,小腿必须经历“三肿三消”,才有天上美丽的三分钟。该特种大队已经连续5年圆满完成上万人(次)的伞降训练后,前不久,还首次顺利完成了利用直升机伞降,实现了该大队伞(机)降训练向多机型、多伞型、多地域、全天候的作战能力的转变,使官兵们能在复杂地形、殊气候下顺利执行各项特种作战任务,
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盛夏的8月,鲁中某山区,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实兵对抗演习正在进行。只见“红”军一架直升机从山谷中超低空飞行,巧妙地避开了雷达监视,降落在“敌导弹阵地”的附近。12名满脸涂着迷彩的特战队员携带爆破器材,敏捷地跃出机舱,直扑“敌导弹阵地”。他们趁着晨雾的掩护巧妙地躲过“敌”哨兵,几分钟功夫已安置好炸弹,撤到安全地带。随着“爆破专家”陈志华轻轻按动电钮,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阵冲天的爆炸声,“敌军”阵地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
合格的特战队战士,不仅是天上的“神兵”、地上的“猛虎”,同时还是海中的“蛟龙”。
武装泅渡时,特战队战士身着迷彩服,携带4枚手榴弹、一枝冲锋枪,在1小时20分钟时间内完成5000米的武装泅渡任务。武装泅渡往往选择在风雨天气进行。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对于特战队员来说既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胆量和意志的较量。“雄鹰”大队蛙人分队排长吴海燕,曾创造了海上万米泅渡上5小时,水下定向潜水x000米误差只有3米的好成绩。199x年8月,“雄鹰”大队进行海底破障训练。吴海燕已圆满完成了深水清除“敌”水雷任务,在返回途中突然发现通道深处还隐藏一张装有爆炸物的网,这时他的氧气已经不多了,但她毫不犹豫地游到障碍物前迅速排障,待他浮出水面卸掉装具,眼、鼻、耳都渗出了点点血珠。
野战生存,挑战生理极限
为在极其艰难的野战环境中,练就一套走、打、吃、住、藏的生存本领,特战队员必须经受住残酷环境的挑战。
首先,特战队员必须学习掌握生存的基础知识,会检验水质是否有毒,能识别植物可否食用,还要学会抗击凶猛野兽袭击等生存本领。每次野战生存训练,特战队员要全副武装,负重35公斤,7天7夜之内在复杂地域行军300公里,同时完成特种射击、敌情侦察和穿越敌人封锁线等20项战斗课目的训练。生存中最重要的物质是水,但每人一天就发1壶水。再一个难题就是解决吃的问题了。自带的两块压缩饼干吃完后,蚂蚁、野鼠、蚯蚓、蛇等便成了“上等餐”。
驾驭新装备,战场如虎添翼
作为一支快速反应、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利刃”,必须拥有与其相配套的一流武器装备。“雄鹰”大队装备有KBu88式狙击步枪、麻醉枪、微声枪、匕首枪等许多鲜为人知的特种枪械;配有82无后坐力炮、hJ-73/PF89单兵反坦克兵器等重火力武器;“凯夫拉”头盔及防弹背心和便携式gPs;最先装备了国产新型无人侦察机;战场电视和传感系统,取代了侦察兵脖子上的望远镜。秘密渗透的侦察兵,只要将远红外夜视系统、热成像仪等先进的侦察设备秘密置于敌后,不管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都能准确地找出敌人的方位和行动方向。情报处理系统一声不响,将战场部署情况展现在身后几百公里外指挥所的电子沙盘上,车辆斗室之间便可纵览天地之间敌我态势。有人形象地把“雄鹰”大队比喻成“小型兵器博览城”,其中有些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这在全军任何部队都是少见的。
在一次立体夺控机场演习中,为了查明敌机场工事构筑、兵力警戒、重要设施部署的详细情况,“雄鹰”先遣侦察力队操着有“空中摩托”之称的动力翼伞,趁着拂晓超越敌地面数十公里防御地域向机场方向飞去。
在距机场场x0公里的x000米高空,所有队员关闭发动机,进行超低空滑行,像飞鹰般悄悄地降落到敌机场进行抵近侦察。当黎明的曙光照亮大地的时候,动力伞群又自行起飞消失在天边……
如今,特战队员不但个个具有上天乘机伞降机降,下海万米泅渡海底潜行,陆地驾驶各种装备车辆的“三栖”本领,而且从大队长到普通士兵,计算机、电工学、电子电路、遥感气象等高新学科列入了每一名官兵的学习日程。“入伍即入学”,战士们入伍一年所学的知识相当于普通大学半年的学习内容。每个特战队员要学会驾驶装甲车、坦克、汽车等机动车辆;掌握8种以上的轻武器,完成在雨、雪、雾、风,沙漠、丛林等特种气候和地域下的射击训练。还要会识别国外十种以上武器的分解结合和使用方法;会简单英语对话;能掌握3种以上地方方言。一些部队高科技练兵学微机只是打字,在“雄鹰”大队是实实在在的应用,因为80%的新装备都是微机控制,作战指令、训练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并与军区局域网相连。在“雄鹰”大队,战士们把黑色贝雷帽和利剑闪电臂章看做像清华、北大的校徽一样誉高于世。
为适应训练需要,特种大队建立了高科技学习室、计算机网络中心、指挥自动化局域网等。特战队员要在一年时间内学完《电子电路》、《计算机知识》、《现代高科技装备》等课程;第二年,人人都要掌握无线电遥控、卫星定位、计算机控制、航空判读等30多项专业技能。特战队员都要掌握大队所属的新装备,使之形成战斗力。不仅如此,199x年7月,他们还自己动手将II型靶机改装成为无人侦察机,成为我军无人侦察机领域的先行者。目前,该队所属的无人机侦察队,60%的官兵取得大、中专以上文凭;28名骨干成为驾驭无人侦察机的多面手;培养出了“保险专家”毛云强、“地图扫描能手”胡家军、“判读编辑师”王鹏等一批人才,圆满完成了24次无人机飞行侦察演习任务。
特种部队与特警队的区别
特警队是警属结构主要目的是针对反恐(反劫机.自杀性袭击.反劫持.解救人质....)及对抗拥有强大火力的匪徒,而特种部队是以任务为最高目标特警队所做只是他们日常任务。而接到正式(特殊)任务(刺探情报.暗杀要人.截获.潜伏....)。假如如果上面发布拆除炸弹的命令,特警队看见人质会带离安全地带。特种部队则可以无视人质安全先去拆炸弹。而且特种部队的队长都是拥有很高军衔的高级将领。通常特种部队会按照自己的意识行动(也就是说他们拥有临机专断的权利)。